10月3日至6日,中国无人机与机器人应用大赛在南昌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式开赛,来自国内24家知名品牌的植保无人机企业和五家优秀教育机器人企业齐聚南昌。通过比赛的形式探讨了农业植保机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最终24家无人机参赛企业均进入决赛。
中国无人机与机器人应用大赛开幕式/图 来源网络
无人机应用于农业上在国际上已有先例,而我国自主研发的植保无人机已经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国内植保无人机质量参差不齐,相关标准也未出台,难以界定各项指标是否合格。主办方组织此次大赛的目的是为了筛选适合应用于农业的机型,同时鼓励各无人机企业增强创新、提高无人机可靠性。
据了解,这次参赛的24家无人机企业包括天翼合创、天鹰兄弟等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国内顶尖的业内专家作为大赛评委,植保无人机专家包括在业界和学界都有相当知名度的何雄奎、兰玉彬、薛新宇等人。
此次在南昌进行的是初赛,赛制要求植保无人机根据多旋翼和单旋翼分组,进行实地作业演示,通过测试仪器对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能力进行多项指标考核,优胜者进入决赛。各企业均派出了自家最具竞争力的无人机参加比赛,尤其以天翼合创自主研发的耐摔无人机“会飞的拖拉机”给评委留下的印像最为深刻。
天翼合创无人机正在作业/图 来源天翼合创
据天翼合创董事长马勇介绍,参赛的TY4SA-10无人机主打的就是耐摔耐用,该机采用了天翼合创独有的专利技术,保证了飞机没有摔机损失的风险、可连续作业不耽误农时。该产品充分体现了天翼合创无人机产品一贯拥有的皮实耐用、适应大规模高强度植保作业的特点。
天翼合创董事长马勇与嘉宾合影/图 来源天翼合创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一直在谋求向农业强国迈进,而实现农业强国必然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精准农业可以说是现代农业必选战略,精准农业一方面可以查清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中国18亿亩耕地巨大的农业植保需求,若按每亩次10元的价格来估算,农药喷洒等植保防护无人机市场保守估计达到上百亿元。由于农用无人机除产品销售盈利之外,后期的持续服务保障也是植保机重要的盈利模式。
国内对于植保无人机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不仅体现在农民欢迎无人机进行植保示范作业,也体现在决策层对于农业无人机企业的扶持。不过农业不比消费级无人机,对于农民来说,耽误农时就意味着损失惨重,所以无人机必须要能快速组装、经摔耐用,即使摔机也要能迅速修复。这与天翼合创的理念不谋而合,天翼合创的飞机在业内有“会飞的拖拉机”一称,这也是为什么天翼合创能继中秋节登上央视中秋晚会后,又一次在大赛现场亮相。正是因为天翼合创考虑到了农民的痛点,破除了一旦摔机动辄要修三五天的魔咒,所以才受到农民和决策层的双重认可。
比赛进行中/图 来源天翼合创
农用无人机作为新兴的产业,需要行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不断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增强作业环境适应性,继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本次大赛是各方迈出的第一步。
中国无人机与机器人应用大赛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节目)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大赛以“创新科技,创造奇迹”为主题,旨在通过具有挑战性、实战性的无人机与机器人应用比赛,展示产品成果,促进技术交流与研讨,筛选和锻炼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促进我国无人机与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和自主创新技术的提升,推动我国智能装备制造发展。
本次大赛比赛部分由“无人机影视航拍作品赛”、“无人机影视航拍现场命题赛”、“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赛”、“无人机与机器人创新创业方案赛、“DIY无人机与机器人组装设计赛”、“无人机与航空知识赛”六部分组成。
各界对此次大赛均有不同程度的关注,据了解,新华社、农视网、中国农业信息网等主流网站均对大赛作了报道。
关注ciuavexpo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