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兰州7月11日电 (魏怡)2019年全国高招录取已进入志愿填报及录取时期。为帮助即将升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教育部10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的政策及资助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本专科教育阶段是各学段中资助政策最完善的学段,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三不愁”等各项资助政策。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我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资助标准的逐步提高、资助范围的逐步扩大,全国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力度不断提高。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我国基本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在我国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有力地保障了公民受教育权,促进了教育公平。
赵建军介绍,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同时,从今年起将把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万名增加到6万名,增加的1万个奖励名额全部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将高职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10%,即由目前的3%提高到3.3%,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将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2万名,奖励标准为每人6000元。
教育部强调,这些政策,对于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学生一视同仁。近期,教育部将会把具体分配方案下达各地执行。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变化,将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织密学生资助政策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