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尽管低空飞行器安全监管有难度,但事关公共安全必须重视。中国民航局就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已颁发《规定》,我国对无人机的管理已经是有法可依,预计今年上半年无人机的试航标准也有望出台。AOPA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据宇辰网了解,依据CCAR-91部,民航局飞标司12月29日正式发布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其中也提到了无人机的定义:“无人机(UA:UnmannedAircraft),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控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RemotelyPilotedAircraft)。”
无人机/图 来源网络
按重量分类管理 5千克以下基本“豁免”
根据《运行规定》,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千克、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千克的无人机,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千克、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米的植保类无人机,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使用了自动驾驶仪、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或自主飞行设备的航空模型全部纳入民航监管范围。
《运行规定》将民用无人机划分为七类:空机重量和起飞全重小于1.5千克的为Ⅰ类无人机;空机重量介于1.5 ~4千克之间、起飞全重介于1.5 ~7千克之间的为Ⅱ类无人机;空机重量介于4 ~15千克之间、起飞全重介于7~25千克之间为Ⅲ类无人机;空机重量介于15 ~116千克之间、起飞全重介于25 ~150千克之间的为Ⅳ类无人机;植保类无人机为Ⅴ类无人机;无人飞艇为Ⅵ类无人机;可100米之外超视距运行的Ⅰ、Ⅱ类无人机为Ⅶ类无人机。其中,Ⅰ类无人机只需使用人确保安全,可不受《运行规定》管理。
无人机驾驶员不得“酒驾”
根据《运行规定》,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在饮用任何含酒精的液体之后的8小时之内或处于酒精作用之下或者受到任何药物影响及其工作能力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不得驾驶无人机,也就意味着不能“酒驾”!同时《规定》要求无人机运营人应当对无人机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