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展会 展商服务 展会动态 参观服务 资料下载 同期活动 商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组织机构更多>>
行业动态
无人机来了,黄金72小时效率更高了   分享到:

       突发事件之紧迫和灾区环境之危险都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快速应答、如何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救援成为了救援组织和相关部门的首要难题。

无人机实现科技减灾新突破/图 来源网络

  就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言,民政部官网数据显示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24.8万间房屋倒塌,250.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04.1亿元。

  而2015年以来,无人机凭借安全、易部署的特性,大量出现在灾难救援领域中,发挥着数据采集、生命搜寻、通信中继和物资运输四大作用,为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当灾难发生后,可以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及时获取灾后现场图片,并结合三维建模技术,为救援工作提供直观有效的数据信息。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武警警种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山地所组建的队伍共携带5架无人机,获取256张灾害现场图像,并依托三维建模技术,合成了首张中尼边境道路坍塌区的成果图,为后续救援安排提供了信息支撑。

  据报道,海上难民一直是国际人道主义组织非常关注的群体,2015年5月奥地利公司研发的CAMCOPTER S-100无人直升机携手人道主义组织参与海上难民救援行动,截至2015年10月结束部署。共成功协助救援人员营救出8800名难民。由此可见,无人机既能搭载多种传感器和探测器探寻生命迹象,也可以配备相机展开大范围搜索,寻找海上受困人员。

  而且在突发事件中,通信中断现象时有发生,此时无人机就可以作为一个便捷的通信中继机,在救援人员与灾害现场之间搭建一条沟通桥梁,快速地构建起应急局域网,为救灾赢得宝贵时间。“5·12”汶川地震中,地面通信中断,而特殊的地理和气象环境也无法保障空中通信,而无人机的加入不仅扫除了通信盲区,并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时信息支持,完善了整个救灾指挥的通信环境。

  当灾害发生后,最常出现的现象还有因自然灾害而导致交通中断,造成救灾物资无法及时送达。2015年11月8日,桂林市14名施工人员因暴雨导致的河水上涨,被困在一架在建大桥的桥墩上,当地政府与救援人员利用无人机将食物与饮用水等物资空投了下去,确保了被困人员的饮食。

  而常规灾害监测方法周期长, 成本高, 很难解决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每年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的问题,不能满足救灾应急的需要。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作为卫星遥感和载人航空遥感的补充手段, 具有实时性强、灵活方便、外界环境影响小、成本低的优点, 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无人机的体积小、机动性能强等特点也方便其在应急救援的现场可以迅速投入工作,不间断地跟踪事件的进展,为指挥中心提供及时有效的实时信息。无人机参加救援可谓是“科技应用于减灾”的突破,实现了运用技术直接掌握一手灾情。

                                             

                                                 请关注ciuavexpo微信,扫描二维码。




上一篇:无人机参与作业助力现代化电网建设与发展    下一篇:以色列无人机被黑客入侵 大量机密影像遭到

                              版权所有:2023长三角安徽智慧校园博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潘老师 先生               手机微信:188-0182-3515                              沪ICP备20019626号-5

                              商  务 QQ : 916984267            E-mail : 916984267@qq.com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